“int”未包含“NodeId”的定义 > 详细内容

研讨活动

2025年3月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24 16:09:35 浏览次数: 【字体:

《创客教育模式下3D打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内容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主持人

何平、邵志雯

记录员

邵志雯

时间

2025.3.20

参加

人员

何平、邵志雯、成敏、刘紫燕、吴晓芬、顾艳

结合幼儿兴趣对益智区进行区域特点分析,规划适合3D打印技术的活动内容。

大家结合幼儿兴趣对益智区进行区域特点分析,规划适合3D打印技术的活动内容。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将3D打印技术融入到幼儿教育中,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何老师:可以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入手,设计一些简单的3D打印模型,比如小动物、水果等,这样既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

邵老师:除了静态模型,还可以尝试制作一些可拼接或组合的小零件,让孩子们在动手组装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吴老师:可以结合故事场景,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角色和道具,引导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表达。

成老师:应该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环节,让孩子们参与到简单模型的设计中。

刘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反馈,及时调整内容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

何老师:可以设立一个展示区,将孩子们的3D打印作品展示出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创造力,促进家园共育。  

邵老师:建议在活动前对教师进行简单的3D打印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操作设备,以便更好地指导孩子们。  

吴老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基础的编程元素,比如通过简单的指令控制3D打印模型的运动,为孩子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成老师: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刘老师:要注意记录每个孩子的参与情况和兴趣点,为后续活动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让教育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

总结:综上所述,3D打印技术融入幼儿教育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充满趣味和创造力的学习环境。通过教师们的深入探讨与实践,可以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个环节都贴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调整策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同时,家园共育的理念也应贯穿始终,通过展示成果、分享经验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并支持这种创新教育方式,共同助力孩子的全面发展。


附照片: 

0e939bb8ab824bda9c30c029d461ab11.png

 

 


终审:吴淞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