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创客教育模式下3D打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内容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主持人 | 何平、邵志雯 | 记录员 | 邵志雯 | 时间 | 2025.4.18 |
参加 人员 | 何平、邵志雯、成敏、刘紫燕、吴晓芬、顾艳 | ||||
研 究 内 容 | 如何对幼儿在3D打印区的实操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有效分析 | ||||
研 讨 情 况 | 请大家说一说用什么方法对幼儿在3D打印区的实操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有效分析。 成老师:我认为可以设计一份详细的观察记录表,将幼儿在操作中的行为、语言和互动进行分类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刘老师:我建议结合视频记录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捕捉幼儿的细节表现,同时也能为后期的复盘提供直观的素材。 何老师:我们还需要关注幼儿在3D打印活动中的兴趣点和难点,通过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来判断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邵老师:可以尝试引入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幼儿之间相互观察和评价,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增强合作意识。 吴老师:我觉得应该设置一些具体的观察指标,比如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表现,这样分析时会更有针对性。 刘老师:同时,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汇总每位老师的观察结果,形成综合性的分析报告,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成老师:观察记录表的设计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而影响实际操作的效率。 何老师:在关注幼儿情绪变化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他们的语言表达来判断其思维过程和理解程度。 邵老师:同伴互评的方式需要提前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以确保幼儿的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吴老师:具体的观察指标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调整,以便更贴合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 刘老师:综合分析报告不仅要反映幼儿的表现,还应包含改进建议,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设计观察记录表、结合视频记录、关注幼儿情绪变化、引入同伴互评以及设置具体观察指标等多种方法,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幼儿在3D打印区的实操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这些方式不仅能够捕捉到幼儿的细节表现,还能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丰富且直观的素材。同时,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汇总观察结果并形成综合性的分析报告,有助于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这种方法的多元性和协作性将极大提升观察的有效性和分析的深度。
附照片: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