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未包含“NodeId”的定义 > 详细内容

研究成果

《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05 12:42:59 浏览次数:4626 【字体:

 

苏州市陶行知十四五研究会课题

 

 

 

课题名称: 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立项编号:     SZTY21-0309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课题主持人:    归春言                     

工作单位: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吴淞幼儿园  

填表日期:          2023.5. 4                                                                

                                                                 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 

一、研究的背景(或问题的提出)

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2012 年,教育部颁布的《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 应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深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2014 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完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并且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自此,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已被掀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有了强有力的重要支撑。

2016 年11 月 30 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将二十四节气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是先辈们的一项伟大的创造发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特有的时间体系,也是中国对人类科学的重要贡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并深深的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必要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历法中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当今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首先,二十四节气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有助于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和多种感官感受节气所蕴含的内容,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而且在丰富的节气活动中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其次, 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农耕文化、生活节律、气候、物候特征等内容有利于幼儿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再次,悠久的节气文化也有助于幼儿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总之,幼儿园开展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十分必要。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以《纲要》和《指南》为依据,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内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融合了天文学、气候学、物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课题开展使节气精髓得以延续。课题主要以生态环境为依托,开展节气教育活动,把气象、节气、农耕等活动融入到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 “探索式、互动式、体验式”的“二十四节气”融入式课程。

具体目标:

1.通过对二十四节气教育资源的调查、开发,形成适合我园教育需要的二十四节气内容,建构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

2.整合幼儿园内外二十四节气资源的教育价值,因地制宜地对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各类节气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增强园本课程资源创新开发意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的发展,并从中得到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建立幼儿节气融入教育活动课程资源(负责人:王蕊

二十四节气涉及五大领域,科学领域尤甚。公元前2 世纪《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可分为植物候应、动物候应、非生物候应。幼儿教师可以在节气时带领幼儿以生物学的知识来探索自然界的奥妙,组织学生对动植物、非生物进行观察记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气温变化的规律、水的三态变化等,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具有传递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的作用,这也是近年来 STEAM 课程所倡导的。

通过文献梳理出适合各年龄段的二十四节气内容,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库。开展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内容,完善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从而让幼儿从小感知、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

子课题二: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与策略的研究(负责人:周莉莉

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园内教学、园外教育活动途径是幼儿园实施民间艺术活动的保证,只有找到民间艺术与现代教育方法、手段的结合点,拓宽教育途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才能使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穿越时间和空间,取得成功。作为实施课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开展幼儿民间活动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中心,让每位幼儿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尊重、信任,体验到成功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策略。

如何在开展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内容,完善二十四 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从而让幼儿从小感知、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幼儿被称为“自然之子”,每个幼儿对大自然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通过创设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幼儿园生态环境,让幼儿在户外与大自然互动,在自然里做游戏、探究节气的奥秘,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的和谐与平衡。孩子们脚踩着坚实的泥土,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奔跑,在欢笑,身体得到了锻炼,身心都充满了愉悦。

研究幼儿在二十四节气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身份、作用、地位。教师是朋友,是同伴,而不是宗师和判官。本着尊重教师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各自的特长,在研究过程中,探讨帮助教师在教育观念、理论修养、实践能力、艺术素养上均得以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子课题三:二十四节气园本体验课程环境开发利用的研究(负责人:王子彦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利用节气艺术元素,在遵循幼儿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幼儿园提供一个开放、变化、有多重探索机会的节气环境。寻找现有的幼儿园周边的节气自然资源,以及在幼儿园开发适合学龄前幼儿并与乡村儿童生活相关的节气体验环境,并创设有节气特色的装饰性环境,以此来让幼儿充分的体验二十四节气生活宽松、自在的氛围,使他们的童年、童心的自然生长。在幼儿园创设室节气角,布置各种节气作品,让幼儿感受节气文化的多姿多彩。吴藕汀先生创作的《廿四节候图》以花果入画,古意盎然,诗画印三绝,再现了古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美;当代书法名家赵学敏的《二十四节气诗书》以书法表现诗文意韵,诗书合壁,为我们展现了时序更迭中的节气之美;宁夏中华黄河坛精美绝伦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浮雕图;当代剪纸艺术家赵希岗栩栩如生的二十四节气剪纸等等。幼儿教师可以从这些节气美术作品中挑选出适合幼儿赏析的内容融入幼儿园课程,在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 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同时,进行侧面的节气教育。

 

三、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一、开题以来的进展情况及初步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首先在专家指导、合作探讨的基础之上拟订出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则,围绕二十四节气课题的价值、实践探索、理论学习两条主线,按计划实施,定期进行课题研究的跟踪,反馈与评估。2022年12月17日,苏州市工业园区有关专家参加了课题组的开题论证活动,从课题名称的确定、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课题目标及内容的定位以及研究内容的现状分析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与指导。大家对课题的意义、内涵和研究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拟定了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节

1.建立丰富的节气课题资源库

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策略,要求教师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清晰的规划,严谨的步骤,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专业研究的态度,来开展各项工作。我们课题立项研究来促进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把碎片化的杂乱的教师个体的工作纳入了课题研究的轨道,使本项工作的深度和高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十四节气资源融对于老师、幼儿、家长来说都了解的甚少,要想全面开展二十四节气资源融入课程首先就是要建立一个节气课题的资源库。通过查阅教育理论书籍及文献,广泛收集二十四节气资源素材,掌握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提取有价值的教育素材,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保证课题向纵深发展。

2.建立良好的节气环境,打造二十四节气馆

要想更好的将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就应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科学、合理的解决好硬件、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园已初步打造了二十四节气馆,并以春、夏、秋、冬馆进行相应的思维导图式的研讨后一起开发了各个场馆相适宜的游戏材料,供幼儿在二十四节气馆进一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习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瑞吉欧课程模式亦将环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子,将其视作“第三位教 师”。瑞吉欧校园内的所有墙壁都被用作临时或长 久性地展示幼儿和教师们的作品。瑞吉欧人说: “我们的墙壁是会‘说话’和‘记录’的。”为了使 幼儿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认识和理解二十四节气, 应该利用好幼儿园大厅、走廊、活动室以及户外种 植区,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渗透其中。比如,可 以在大厅设计一面节气主题墙,设节气时间、传统 习俗、文学艺术三大板块介绍二十四节气。可以在 走廊墙面上分春夏秋冬四季粘贴二十四节气图片, 使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直观、准确的认识。班 级活动室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场 所,对儿童富有吸引力和教育影响力,可以将活动 室主题墙作为大厅主题墙的延展空间,从某一节 气、某一主题出发安排设计。如清明节主题墙可以分“好吃的青团”“足球比赛”“风筝高飞”三个部分; 冬至节气可以分“冬至我知道”“美味的饺子” “九九歌”三部分。户外种植区也可以根据节气变化种植一些时令蔬菜,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喜悦,根据节气来体验农耕,了解动植物生长变化的条件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3.丰富专业知识,培养幼儿对节气活动的兴趣

幼儿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了解的前提,是教师对于整个课程的把握。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同时,教师对于二十四节气知识梳理并学习,设计教案。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节气馆改造研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对节气资源的认识,提升的自身素质。通过对节气书籍交流分享的学习,教育孩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并鼓励孩子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使民族瑰宝得以发扬光大。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传授节气知识的活动,节气活动主要以生活活动(晨谈、用餐)、教学活动(艺术、绘本、科学),游戏活动(角色游戏、二十四节气馆游戏),种植活动(春耕节、照顾、收获),烘焙室活动(立春春饼,清明青团子,谷雨香椿饼,冬至大团子汤圆)等。例如在幼儿入园后根据当天节气的天气、食俗、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和幼儿有一个简单的谈话。立夏节气晨间谈话活动老师:“刚刚在入园时你还记得黑板上的内容吗?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今天是五月六日,星期,老师告诉我今天是立夏节气,还告诉我今天会做好玩的节气游戏。”老师:“你的记忆力真不错呢!立夏节气到了,天气会越来越热,你今天穿的衣服是不是比之前穿的衣服要薄一些?”幼儿:“今天我穿了我最喜欢的卡通衬衫。”老师:“你前段时间都穿什么衣服了,还记得吗?”由节气融入晨间谈话环节的观察来看,教师更多的是对幼儿有一个引导,通过双方的对话,引导幼儿体会节气的到来、天气或者是衣物的变化,来引发幼儿对节气的思考,另外也是激发幼儿对节气学习的兴趣。

4.利用各种亲子活动提高幼儿对节气习俗的运用

家庭和社区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所以教师们需要深入家庭、社区体验二十四节气,感受家庭、社区节气活动以及相关的习俗和食俗,在与家庭、社区的传统节气活动中寻找在幼儿园适合开展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这样一来,有助于教师积累文化素养、更深入的理解节气的内涵,也有助于教师对节气的深入挖掘,选择出更有生活韵味、幼儿园更感兴趣的节气内容。本学期老师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如谷雨时节邀请家长进来讲解谷雨茶知识,孩子们一起认识茶、品尝茶。家长开放日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深入了解春分节气,了解了风筝,共同绘制风筝,并一起放风筝。有的班级邀请家长一起走进桑蚕园,一起观察桑叶的形状,一起采摘桑葚。幼儿园里也开始饲养蚕宝宝,孩子们采摘桑叶,共同饲养蚕宝宝,了解蚕宝宝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在这样一个有趣好玩的活动中孩子们获得相应的经验。

5.利用各种园内大型节气活动巩固幼儿对各类节气习俗的认识

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幼儿学习特点以及节日节气课程的目标,我园组织幼儿开展了丰富的园内节气活动。如,春季带领幼儿开展春耕节系列活动,感受万物生长;在立夏活动中组织孩子感受人们立夏习俗活动的丰富多彩;

本课题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纲要》和《指南》为依据,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充分挖掘民间扎染工艺活动课程资源。通过班级小专题、全园大型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和无限的创造力,幼儿在实际感知中,认识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了解民风民俗的特点,感受生活的趣味和自风物的至真至美。了解传统节日独特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萌发民族认同感。

 

 

 

 

 

 

 

四、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阶段性的研究发现与结论、另需附: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

1.2021.12郑玉洁《快乐种植,幸福收获》苏州市教育学会苏州市教育学会教案评比获得市级等奖

2.2022.2归晓燕与自然的对话》在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研究会“我的教育小故事”

获得市级等奖

3.2022.2陆娟娟蚕宝宝的成长故事》在苏州市教育学会教案评比获得市级等奖

4.2022.8周程程在省级刊物《民族文汇上发表《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教学渗透

5.2022.12王子彦《陶行知生活化理念下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渗透之我见》在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获得市级等奖

6.2022.12王蕊市级论文《重视中国传统节日风俗 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三等奖

7.202212何小珍《以陶行知思想为基础,幼儿教育中渗透融合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以“二十四节气”介绍为例》

8.2023.2汤文雅《百草园》在苏州市教育学教育小故事评比获得市级等奖

五、存在问题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教师的选择的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的内容脱离幼儿实际且缺乏真实意义

(1)没有根据幼儿认知特点筛选节气教育活动内容

首先,笔者通过对节气活动的观察了解到,每个班级节气活动前的活动导入部分几乎相同,先是通过 PPT 展示节气的由来、含义以及每个节气的三候等幼儿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然后在进入活动的主体部分。小雪节气:大班的活动导入是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节气绘本的内容,包括小雪节气的由来、习俗、以及“三候”等内容,绘本内容文字多于图片,学习到“三候”时, 教师还带领全体幼儿齐读“三候”,幼儿开始的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过了十分钟左右, 就会有幼儿坐立难安;中班的小雪节气活动的导入部分和大班采取的相同的方式,也有让幼儿齐读“三候”的内容。综上所述,部分节气活动的导入环节脱离幼儿实际。教师过多的讲解绘本的文字内容, 缺少生动形象的解释和分析,像难理解的“三候”和诗句,教师则是带领全体幼儿进行跟读。实际上,在这个导入的环节中,幼儿未曾深入理解节气的真正含义,教师也只是形式化的对幼儿有一个节气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活动的主要环节,幼儿往往是忽略了节气的意义与自己操作活动之间的联系。

2.教师开展节气活动内容不够深入,层次性不明显

该幼儿园部分节气的活动内容缺少节气的真实意义。幼儿园的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每个节气都有比较固定的活动方案或者是主题, 但是主题活动的内容变化较小,例如在惊蛰节气教学活动中,幼儿园小中大轮回的活动都是以“梨”为主题的,2019 年各班的活动是“冰糖雪梨羹”,2020 年的活动有“冰糖雪梨银耳羹”、“冰糖雪梨汁”, 2021的节气活动“冰糖雪梨羹”。晨间谈话活动,教师给幼儿讲述了绘本《芒种》,并告诉幼儿:“芒种、芒种,就是农民伯伯忙着播种的意思,有春种也有夏种”。中午进餐结束后,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对无色的麦穗进行涂色,以此来感受芒种节气。综上所述部分节气活动的内容未出现变化,教师只是将活动的材料稍有改变,教师们过多强调了惊蛰吃梨这一习俗,关于惊蛰很明显的万物复苏的特点没有让幼儿感受到,另外,“芒种”节气并没有让幼儿体会到夏收夏种的习俗,简单的绘本故事和程序式的“涂麦穗”活动也不能让幼儿近一步的理解芒种,综上所述,幼儿园的二十四节气活动的内容浅尝辄止且缺乏真实意义,教师对节气挖掘的深度不够, 停留在表面,没有让幼儿感受到节气的真实价值和存在。

3.二十四节气馆的环境需要不断的改进

环境育人,环境是幼儿每天都能够直接看到、接触到的,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幼儿的学习,因此在幼儿园将开设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的能够亲身进入体验的节气馆,也将课题普及到所有的幼儿,共同交流学习。

 

 

六、重要变更

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

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改成二十四节气资源融入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原来的子课题一和子课题三合并为二十四节气课题资源库的研究。

原来的子课题三是二十四节气园本体验课程环境开发利用的研究(负责人:王子彦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教育资源。利用节气艺术元素,在遵循幼儿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从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进行研究。为幼儿园提供一个开放、变化、有多重探索机会的节气环境。寻找现有的幼儿园周边的节气自然资源,以及在幼儿园开发适合学龄前幼儿并与乡村儿童生活相关的节气体验环境,并创设有节气特色的装饰性环境,以此来让幼儿充分的体验二十四节气生活宽松、自在的氛围,使他们的童年、童心的自然生长。在幼儿园创设室节气角,布置各种节气作品,让幼儿感受节气文化的多姿多彩。吴藕汀先生创作的《廿四节候图》以花果入画,古意盎然,诗画印三绝,再现了古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美;当代书法名家赵学敏的《二十四节气诗书》以书法表现诗文意韵,诗书合壁,为我们展现了时序更迭中的节气之美;宁夏中华黄河坛精美绝伦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浮雕图;当代剪纸艺术家赵希岗栩栩如生的二十四节气剪纸等等。幼儿教师可以从这些节气美术作品中挑选出适合幼儿赏析的内容融入幼儿园课程,在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 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同时,进行侧面的节气教育。

变更后的子课题三二十四节气园本内容的研究。

1.二十四节气科学知识二十四节气涉及五大领域,科学领域尤甚。公元前 2 世纪《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  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有一个物候现象 相应,称候应,可分为植物候应、动物候应、非生物候应。幼 儿教师可以在节气时带领幼儿以生物学的知识来探索自然界的奥妙,组织学生对动植物、非生物进行观察记录,提出 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气温变化的规律、水的三态变化 等,设计方案并进行实施,具有传递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 培养科学精神的作用,这也是近年来STEAM 课程所倡导的。

2.二十四节气的歌谣、谚语、诗词二十四节气歌谣非常丰富,版本众多。例如简明版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东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海南临高县的《二十四节气歌》:“要有水入田,百姓才打圈秧;放谷种入泡,等到立春雨水……”东北、海南 两地的二十四节气民歌,将地方性知识按二十四节气时间变化填充在其中。二十四节气谚语也非常丰富,与物候相关的谚语,如“春打三日,百草萌芽”;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立春早,收成好”;总结生活经验的谚语,如“立春雨水到, 早起晚睡觉”等。歌谣和谚语作为二十四节气在人们生活 中存在的一种形态,它们篇幅短小、朗朗上口、简单易懂,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既包含我国丰富多彩的农耕知识,也蕴含 生活常识。将二十四节气的歌谣和谚语有效运用在幼儿语言能力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幼儿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拓宽幼儿的视野,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了解物候知识、生产知识以及积累生活经验。幼儿教师可以选择符合 0-6、7 岁儿童心理特点并为他们所欣赏、喜爱、理解的节气诗融入幼儿园课程。

3.二十四节气习俗二十四节气习俗包含节日与风俗。二十四节气节日包 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深刻的文化寓意,比如立春的鞭牛 节、立春日,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农事 开始;清明节,人们踏青、扫墓以欣赏风景、祭拜祖先;立冬 时候彝族的颂牛节,家家户户把耕牛赶到牛神崖前的草坪 上参加活动,感谢和歌颂一年以来牛的辛勤耕作等。二十四 节气的饮食习俗,比如立春吃春饼、立夏吃霉豆腐、夏至吃 凉面、立秋南方吃桃子、冬至吃饺子。更为突出的还有各节 气的风俗,如春分时候的竖蛋游戏,立夏挂蛋、称人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 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二十四节气习俗是 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幼儿教师应当将这些习俗以及寓意 介绍给幼儿,让幼儿感受农耕时代中国各地人民的生产生 活方式,从而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二十四节气故事二十四节气本是起源于自然,是对气候物候的一种体 悟概括,但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融入人文内涵,加进了许多想 象的人文故事。例如,关于二十四节气来历“蝼井仙师”的神 话传说以及掌管四时的神灵,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玄冥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主人翁都拥有 神奇的力量,能够拯救苍生、造福人类,这正是幼儿所喜爱  的“超级英雄”。又如《春神跳舞的森林》这本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绘本,讲述了一场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冒险,一趟自然与 心灵共舞的旅程。在这样优美的故事里,孩子们也能看到精 灵们的力量,学会用爱和善与精灵们所代表的万物相处,于 幼儿来说这也是一种品德教育。这些二十四节气故事能为 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任凭幼儿天马行空地想象。

5.二十四节气的美术作品二十四节气是几千年的文明,延伸了许多优秀的美术 作品,包括绘画、书法、剪纸、雕刻等。例如,吴藕汀先生创作的《廿四节候图》以花果入画,古意盎然,诗画印三绝,再现 了古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美;当代书法名家赵学敏的《二十四节气诗书》以书法表现诗文意韵,诗书合壁,为我们展 现了时序更迭中的节气之美;宁夏中华黄河坛精美绝伦的 二十四节气农耕浮雕图;当代剪纸艺术家赵希岗栩栩如生 的二十四节气剪纸等等。幼儿教师可以从这些节气美术作 品中挑选出适合幼儿赏析的内容融入幼儿园课程,在引导 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 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同时,进行侧面的节气教育。所以我园课题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这里是指教师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等。

七、下一步研究计划

1.继续丰富二十四节气资源库

2.节气融入五大领域之间整合形式的学习和思考五大领域之间的整合活动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有助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那么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节气教育活动偏重烘焙饮食和艺术领域的问题,幼儿园没有将二十四节气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即缺乏对五大领域之间整合形式的学习和思考。幼儿园的二十四节气教育活动在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比较突出,根据节气的食俗等节气内容,进行了很多健康和艺术领域的活动, 先选择节气的内容,靠近哪个领域,我们就通过哪个领域表现出来,语言领域就是节气的诗歌、社会领域就农耕、外出体验,科学领域就是种植、气象变化这些。教师只是简单的将二十四节气与五大领域靠拢,对二十四节气融入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的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的研讨和学习;另外,教师们谈到节气食俗较多的涉及健康领域,教师们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某个节气对应的领域活动,没有对节气的深入挖掘,找出相对应的节气活动形式,更是缺乏五大领域之间的整合。

 

 

 

 

 

 

八、可预期的最终研究成果

1.2024.7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课程资源集

2.2024.7幼儿园二十四节气园内大型活动集

3.2024.7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学案例集

4.2024.7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教学成果册

 

 

 

 

 

 

 

 

 

 

 

 

 

九、专家评议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评议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十、鉴定组成员名单及签名(通讯鉴定无需专家在此签名)

鉴定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名

 

 

 

 

 

 

 

 

 

 

 

 

 

 

 

 

 

 

 

 

 

 

 

 

 

 

 

 

十一、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十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终审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  制


 

终审:吴淞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