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未包含“NodeId”的定义 > 详细内容

学习资料

2023-204学年第二学期4月学习资料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07 12:26:20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学习资料

学习时间

202442

学习内容

幼儿园生成主题活动策略

记录人

顾霞琴

参加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自主游戏与儿童发展

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的教育活动,能够较好地满足幼儿的主体发展和探究兴趣。在主题开展的大背景下,幼儿会因为某个关注点或已有经验生成与主题相关的延伸活动,这些往往是教师无法预设的。教师需要捕捉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统整有效的教育资源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做幼儿成长路上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生成活动作为与预设活动相辅相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其主体是幼儿,本质是一种探究活动。它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基础上,其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都是由师幼一起在互动中共同生成的。活动中更多的是考虑到幼儿“如何学”、“如何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并促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发展。从幼儿兴趣出发选择主题,可以较好地满足幼儿的主体发展和探究兴趣

二、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的现状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事先预设好的主题教育内容有时会不符合孩子的兴趣,而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游戏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长期以来老师们习惯于主题活动的预设,忽略了幼儿发起的活动的价值。

(一)无法有效处理预设活动与生成活动的关系

由于习惯于课程的预设,教师往往会在生成的情境面前感到矛盾,不能有效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师没有理解生成与预设是并不矛盾的关系,因为预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求与孩子的兴趣、需要紧密联系的,是建立在幼儿原有兴趣、需要的基础之上的。有些活动是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预设,有些活动是在追随儿童兴趣之后预设的。它们都是有目的地实现儿童的发展,只不过把目的放在动态的情景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二)主题生成活动的探究不够深入

有的时候由于时间限制或为了延续幼儿的兴趣,老师捕捉到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时,会根据当时的情况生成活动,但是没有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连续追踪,没有深入探究该生成活动背后的价值。如在小班主题活动《寻味舌尖上的天府》中,因为小朋友对调味品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开展了活动《小小调味师》,在班级中通过加不同的调味品来调制自己喜欢的口味,但是这个活动到这里就停止了,小朋友们尝了尝调制的味道,调味品没有发挥它调制菜品味道的作用。其实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初步探索后,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自己调制一个喜欢的味道,让教师能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持续的追踪,延续生成活动的价值。

(三)主题生成活动的体系零散

为了能够体现幼儿的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会刻意的强调生成活动在主题活动中的比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成活动的质量。我们在活动中看到了老师对于幼儿兴趣点的捕捉,但是缺少了探究的过程和对幼儿兴趣点的持续关注,生成活动只是一次集教或者活动,过于零散,没有形成结构化的体系。

三、幼儿园主题生成活动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而幼儿活动产生的需求并不是显而易见,而是隐性的,因此需要教师去“发现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对生成信息的进行重组和统整,并采取相应的“介入”策略,因势利导,支持和引导儿童的学习。

(一)教师做幼儿兴趣的捕捉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会生发对万千事物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生成活动的契机,做有策略的“接球者”,接住幼儿抛出的问题,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起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以及经验的获得,同时能够帮助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够有策略的为幼儿的需求提供支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教师需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去引导、关注、帮助幼儿的探索与实践,从而找到发展幼儿能力的切入点。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主题背景下的生成活动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支持,帮助幼儿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二)教师做幼儿主题活动的引导者

 叶圣陶说“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对我们幼儿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做幼儿主动学习的引领者、支持者、支架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教师应将活动的主导权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而不是让幼儿按照教师预设好的路线走。教师也不能对幼儿的活动置之不理,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幼儿的发展水平,在适当的时机对幼儿提供支持和引导,帮助幼儿整合和提升经验。

(三)教师做有效资源的统整者

在主题活动中,家长的力量不可估量,家长的参与可以使主题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幼儿的活动热情更加高涨。另外,家长的参与也会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总之,要想组织开展好主题活动,需要教师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不断的关注幼儿的兴趣、自主、需要和创造,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让幼儿在自主中学习和探究,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生成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在家园的共同合作中,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探索、表现、操作中得到宽松、自主、个性化的发展。

 


终审:吴淞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