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未包含“NodeId”的定义 > 详细内容

研讨活动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9月研讨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8 08:08:08 浏览次数: 【字体:

基于蓝本课程的生成性活动开发实践研究》研讨活动记录

主持人

许春花

记录员

张丽萍

时间

2023.9

参加

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基于蓝本课程的生成性活动的实施路径探讨

主持人:各位老师,时间很快,转眼间我们的课题也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在上学期,我们听取了专家组从“蓝本出发,对教材进行优化,使之更符合园所实际”的建议,各课题组积极实施,现请大家总结一下这一段时期以来的一些经验,以便一同探寻优质的实施路径。

张老师:其实在之前我们也都是具备有对教材进行“删、减、改、优”的意识的,日常中遇到教材中我们认为不合理的地方会对其进行修改。但是,说实话,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不合理”可能并不是真正的从孩子角度出发的“不合理”,而是老师单方面的“自认为”,所以,在听取专家意见以及进行了深刻反思以后,这个阶段我和搭班沈老师在进行班本化修改蓝本中的教案的时候,我们做到了更加遵循孩子的意愿,我们会和孩子聊一聊,听取孩子的心声。

顾老师:蓝本课程应该是一块引路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生活,寓教于生活,玩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保护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兴趣得到培养、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

俞老师:是的,比如有一次吃点心时,几个孩子围着桌上的饼干盒指指点点,小声交流:“看这个饼干是圆的, 这是小猫形状的,这个饼千里面有红红的,像草莓一样。”教师问:“饼干还有哪些形状? 饼干是怎么作出来的?”这些问题马上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我们蓝本课程里也有一个关于形状的课程,于是基于蓝本课程我们又生发了一节小班《香香的饼干》主题的活动,于是参观超市,饼干对对碰,参观甜品店,饼干DIY,饼干分享会等系列活动产生。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体验、探究,对饼干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形状和味道,还了解了饼干的制作方法,知道饼干虽好吃,但不能多吃,孩子们全情投入,收获了自主向上的发展。

朱老师:我们以蓝本课程为基调,生成课程是在孩子不断的兴趣推动和思维冲突中有序开展的,可见观察解读在助推生成课程中的重要性,这时教师价值点的把握、教育契机的捕捉、启动主题的方式方法就很关键,对教师观察解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老师:例如在开学初,园门口的快递较多,门卫请孩子把快递顺带给教师,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想去帮教师送快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我顺应孩子的要求,开始了送快递之旅。参观快递投递点、快递公司准备什么时候开、快递员竞聘、好评快递、项目扩展,幼儿在一次次参观、采访、交流、投票、策划、设计、合作中体验到了成功送快递带来的成就感。

达成小结:我们基于蓝本课程的开展,生发出孩子感兴趣有价值的点,然后结合幼儿的实际成长特点,针对幼儿的思维力气和制造力气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幼儿进一步提升自身整体素养。我们在创建和开展生成课程教学时,要充分敬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创设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效果。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幼儿更好更快地进展,还能为幼儿的将来进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附照片:

 c898663d2ba14ae5aa9362a24041e2a3.png

 


终审:吴淞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