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2月研讨活动
《基于蓝本课程的幼儿园生成性活动开发实践研究》12月研讨活动记录
主持人 | 许春花 | 记录员 | 朱丽颖 | 时间 | 2024.12 |
参加 人员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
研 究 内 容 |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生成活动中的创新实践 | ||||
研 讨 情 况 |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幼儿园生成活动概述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早年在国内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后留学海外进一步深造,学成归来他积极投身中国教育事业,后人将其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总结成陶行知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构成要素,在陶行知看来“创造源自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遵循“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展实践活动,尽己所能为幼儿营造舒适的、轻松的实践环境,以满足幼儿释放天性、自由创造需求,经由自主实践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生成活动 《指南》强调:“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对此幼儿园生成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局限性,换句话说教材以外的围绕生活元素开展的教学活动均是生成活动。就具体实践而言,“发现一本书”“捡到一朵花”“穿了一件新衣服”等均能成为生成活动的开展契机,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得以在活动过后显著提升。 二、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展幼儿园生成活动的策略 邱老师:园内幼儿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背景、受教育背景,这些现实因素造就了幼儿间的水平差距、性格差异。上文提到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肯定了幼儿的不同个性,要求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合幼儿的教学策略开展实践。就这一层面而言,教师要想顺利开展生成活动,首要任务便是了解园内幼儿的不同需求,以此明确生成活动目的。 朱老师: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成活动本就是为了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存在的。举例来说,教师可将幼儿置于游戏区域,鼓励幼儿自主挑选玩具进行游戏。通过搭积木、翻花绳、开火车(用纸箱制作火车)等活动幼儿可灵活运用双手力量,以此强化个人动手实践能力。 俞老师:生成活动多是集体类活动,这意味着幼儿要与同伴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游戏,这对幼儿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都能起到锻炼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可将幼儿置于户外空间,让其以组为单位完成自然探索游戏。组内幼儿需顺畅交流、默契配合才能完成所有任务,如此一来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都将出现质的飞跃。 柳老师:教师可组织幼儿在室外空间观察园内植物变化,结合树叶变黄了或(花坛)花开了等情境启发幼儿思考“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认为(植物)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该植物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等问题,引导幼儿在情境体验中完成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以此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三、达成小结 现今时代人们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这意味着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形式创新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幼儿园生成活动严格遵循“教育源自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原则,园内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直接转化成趣味活动主题,以满足幼儿“随时随地快乐学习”需求。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肯定了幼儿个性差异、水平差距,在“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理念指导下全体幼儿都能积极参与生成活动,在活动过后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总之身为幼儿教师,既要自觉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以提升生成活动教学质量;也要与幼儿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在家园共育中助力幼儿长远健康发展。 |
附照片: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