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游戏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干预实践研究》学习资料(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基于角色游戏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干预实践研究》
课题学习资料
2022.5.25 | 学习内容 | 学习如何使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进行测评 | 记录人 | 王丽芳 |
参加人员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
学 习 内 容 记 载 |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别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成效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计划,保证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评估表适用于年龄在0-6岁,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 评估表的结构: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 语言与沟通(79)、 认知(55)、 社会交往(47)、 生活自理(67) 以及情绪与行为(52) 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个评估领域都是--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评分方法:《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每个学年进行三次评估,第一次评估是为制定康复训练目标进行的基线评估,第二、三次评估既是对康复训练成效评估的阶段性评估,也是为调整后续康复训练目标服务的诊断性评估。 1. 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分有“通过(P)”、“中间反应(E)”“不通过(F)”、“X”4个级别。通过(P)一一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 --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可以直接转化为个别化训练目标,但不作为统计项。不通过(F) --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X一-不计分,表示某个项目不适合所测试的儿童。 2. 情绪与行为领域的评分采用临床判定,使用的是“与年龄相适应的”、“在正常范畴内”等相关术语,评分分为没有(A)、轻度(M)、重度(S)3 个级别。没有(A)一-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恰当,并符合其年龄的发展。轻度(M)- --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有较轻微的非常;或较同龄儿童迟缓;或非常的情绪行为发生次数不多。重度(S)--表示与同龄的儿童相比,其情绪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极度非常,而且发生次数很频繁。 | |||
效 果 收 获 | 使用者使用步骤第一步:熟练掌握《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第二步:运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测评,并统计测评结果. 第三步:将测评结果转化为《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剖面图》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第四步:根据测评结果和《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分析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优劣势以及特殊需求,得到评估的结果,完成评估结论和建议. 并根据评估结果即将中间反应项转化为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依此制定康复训练的计划. 第五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为了了解康复训练的效果,需要对参训孤独症儿童进行周期性地评估,以确定康复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和训练过程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案. 同时,根据需要可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二次、第三次及更多的评估结果转化到《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中,以便将每次的训练效果录入康复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 |
《基于角色游戏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干预实践研究》
课题学习资料
2022.6.10 | 学习内容 | 学习书本《孩子的沟通技巧是这样激发出来的》 | 记录人 | 王丽芳 |
参加人员 | 课题组全体成员 | |||
学 习 内 容 记 载 | 《孩子的沟通技巧是这样激发出来的》讲述了: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沟通的基础是人性。沟通需要共鸣和共识,需要心心相印,需要了解,让孩子领会沟通的必要,理解沟通的技巧,是父母的职责。善于沟通的孩子,拥有开朗的性格、健康的心态,能够赢得周围人人的喜爱和帮助,这样的的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一、性格好,做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 二、习惯好,养成准时守信第一印象 三、心态好,才能积极乐观地与人交往 四、口才好,有理有据有效沟通 五、学习好,孩子沟通中有自信 六、精神好,朝气蓬勃人见人爱 七、头脑好,机智幽默受欢迎 八、懂礼仪,文明健康有礼貌 九、兴趣广泛,与别人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十、具备集体精神,做个合群的孩子 | |||
效 果 收 获 |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今天的孩子是在声光电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是在充斥着各种信息的语境中长大的。今天的孩子之所以懂事早、接受新事物、知识面广,就是因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而促进其视听开阔的结果。今天的孩子可以一边用耳塞听着音乐,一边享受着电视闪动着的画面,又一边写着作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具备了多视角、多接点、多种爱好的文化熏陶,自然对事对人都有独到的见解。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召唤不好使。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由于父母修为的失聪,在人性上面所表达的智性的落后所造成的。 沟通不只有语言的沟通,还要学会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词语的沟通。沟通需要共鸣和共识,需要心心相印,需要了解,让孩子领会沟通的必要,理解沟通的技巧,是父母以及老师的责任。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借鉴本书中的内容,特别是遇到跟孩子沟通有困难的时候。从书中去领会,去感悟!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思考,特别是注意换位思考和聆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多捕捉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语言信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这样才能跟孩子拉近距离,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真正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