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游戏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干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会议记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会议记录
参加 人员 | 朱敏、朱怡倩、周林婷、何平、吴晓芬、潘乾喜、吴素霞、胡姝玉、顾琰、王丽芳 | 主 持 | 李燕珠 | ||
研 讨 情 况 | 一、学习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区教育局本学期工作意见的要求,标准我园融合教育工作的建设、管理体系及日常工作的开展,吴淞幼儿园本学期继续积极推进特需幼儿的全纳教育,加强我园融合教育课题的研究,为特需儿童提供充分、优质的教育,致力于促进每一位特需幼儿能力的提高。 二、稳步落实常规管理工作 (一)完善融合教育认定工作 重新审核我园现有的融合教育儿童和跟踪观察对象,确立本学期的工作对象。学校为新的融合教育生建立完整的档案,对原有的融合教育生所有资料进行保存,同时继续做好原始资料的额搜集,确保每一个融合教育儿童都能得到更好地帮助。 (二)完善融合教育儿童的管理 把融合教育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工作方案,完善融合教育课题组,召开融合教育工作会议,并做好资料的积累。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融合教育儿童的个体,又要把握班级全局,做到点面结合。 (四)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根据特需儿童特点认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找到每位特需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把握潜能,做到真正的融合教育。 三、达成的共识 (一)优化形成特需幼儿融合教育的育人环境,促进融合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形成有利于特需幼儿接受个别化教育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机制。 (三)建立灵活、高效的特需幼儿补偿教学机制。 (四)努力提高融合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水平。 (五)关注融合幼儿的心理健康,做好融合幼儿的心理辅导工作。 | ||||
记录人 | 朱敏 | 时间 | 2024.9.11 | ||
《基于角色游戏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干预实践研究》
课题会议记录
参加 人员 | 朱敏、朱怡倩、周林婷、何平、吴晓芬、潘乾喜、吴素霞、胡姝玉、顾琰、王丽芳 | 主 持 | 李燕珠 | ||
研 讨 情 况 | 一、角色游戏研讨 (一)各班教师介绍本班特需幼儿基本情况 (二)集体观摩各班特需幼儿在普通班开展角色游戏的视频 (三)围绕角色游戏视频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朱老师: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使融合幼儿较好地达到他在该时期内所应达到的标准水平。 何老师:教学中遵循开展性原则、个别化原则、兼顾性原则、鼓励性原则等,采取多种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满足特需幼儿的需求,优化教学过程。 吴老师:努力调动融合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游戏参与度,提高该部分幼儿的游戏兴趣。 芬芬老师:融合幼儿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与普通幼儿有差异,在教育中要针对其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促进各类活动的开展。 李老师:融合幼儿的教育教学问题处理依靠资源教师、普通班教师以外,还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共同配合,共同为孩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使家长能了解幼儿在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在家庭中进行配合,强化和稳固教育效果。 二、达成的共识 (一)分层教学 (二)降低要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 (四)重视融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继续加大家校配合的力度 | ||||
记录人 | 朱敏 | 时间 | 2024.10.22 | ||
《基于角色游戏的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和社交障碍干预实践研究》
课题会议记录
参加 人员 | 朱敏、朱怡倩、周林婷、何平、吴晓芬、潘乾喜、吴素霞、胡姝玉、顾琰、王丽芳 | 主 持 | 李燕珠 | ||
研 讨 情 况 | 一、现状分析 教师反馈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幼儿在社交、认知、运动技能等方面表现各异。如部分发育迟缓幼儿语言交流困难,课堂注意力难集中。举例说明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互动时,存在不理解、排斥现象,影响融合氛围。 二、教学调整策略 提出“同伴互助”模式,挑选友善、耐心的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结成对子,共同完成游戏、学习任务,促进彼此成长。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兼顾多元需求,增加视觉提示、操作体验环节,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设置“安静角”“动感区”,供特殊幼儿按需调节情绪、释放能量。 三、教师培训提升 特殊教育专业顾问介绍近期培训课程,涵盖特殊幼儿心理解读、行为干预技巧等,鼓励教师全员参与。园内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将实践中有效的融合方法推广应用。 四、家校合作深化 园方计划构建家校沟通手册,每日记录幼儿在校在家情况;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讲融合教育实操,携手为孩子成长助力。 | ||||
记录人 | 朱敏 | 时间 | 2024.11.12 |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